化解债务不实、违规捆绑包装PPP项目,财政部曝光多起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案例|界面新闻

adminweb 5 0

记者 辛圆

财政部网站4月18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显示,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隐性债务问题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持续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依法依规问责。

具体看,通报的六起典型案例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通过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及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6.88亿元。吉林省四平市隐性债务化解不实2.85亿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承诺社会资本方最低收益回报、固定收益率和回购社会资本方投资本息等新增隐性债务15.73亿元。

另外三起为: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通过国有企业垫付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953.1万元。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通过所属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1.69亿元。青海省海东市通过国有企业直接借款新增政府隐性债务16.45亿元。

财政部称,以上六起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不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搞变通,严重影响了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

财政部表示,将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健全跨部门联合惩戒,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持续强化隐性债务查处问责力度,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止前清后欠,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化解债务不实、违规捆绑包装PPP项目,财政部曝光多起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案例|界面新闻-第1张图片-太空智网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政策层面在持续加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监管。

财政部此前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提到,落实落细一揽子化债政策,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4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意见》特别提出,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监管政策,严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 抖音集团落子广州,12.14亿竞得海珠区琶洲地块建华南创新基地|界面新闻 · 科技
  • 五大行齐创新高,银行板块上涨势头能否延续?|界面新闻
  • 美国去年超八成手机自中国进口,关税政策或致美手机短缺|界面新闻 · 科技
  • 金价狂飙!理财产品如何“掘金”?|界面新闻
  • 一周新车盘点 | 腾势上市新旗舰SUV 长安逸动增插混车型|界面新闻 · 汽车
  • 智元机器人也来了,广东珠海具身智能“朋友圈”再扩大|界面新闻
  • 【独家】钉钉飞书上演客户“挖角”大战|界面新闻 · 科技
  • 界面早报 | 上交所召开私募机构座谈会;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界面新闻 · 中国
  • 商业头条No.70 | “还发货吗”:沃尔玛与中国供应商的生死博弈|界面新闻
  • 财说| 千禾味业业绩首现双降背后:酱油行业的“死亡螺旋”|界面新闻 · 证券
  • 133名国际学生联合行动,状告美国政府非法取消学生签证|界面新闻 · 天下
  • MUJI新推米糠发酵护肤品,Prada亚洲首个独立餐饮空间将开业|是日美好事物|界面新闻 · 时尚
  • 最贵的几款新车都在这里了|2025上海车展|界面新闻 · 汽车
  • 第137届广交会:中东、东南亚需求大增,储能行业进入品牌出海阶段|界面新闻
  • 商务部: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任务多数来自经营主体实际需要|界面新闻 · 快讯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